四年情缘 缘系一生

期次:300期专刊    作者:日语0301董晗   查看:45




  逢校报300期之际,恰是我们毕业十周年之时,欣喜难言,感慨万千。
  14年前,由着“十里秦淮”“六朝古都”的牵引,从北方小城来到这个让人充满无限向往的金陵。20个小时的硬座颠簸,一下火车,就看到学长学姐高高举起的 “南京工业大学”的牌子,疲惫全无,那种相见恨晚的亲切和兴奋感,至今记忆犹新。在之后的14个年头里,“南京工业大学”这几个字,无论何时、何地,看到它总是令人心潮澎湃。南工,她是青葱岁月里的明灯,她是孤独无助时的安慰,她是温暖宁静的港湾,她是全力进取的激励。她在我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,给了我光明和坚定的指引。
  在这里我遇到了感恩一生的各位恩师。
  辅导员佴康老师,她阳光、大气,充满活力,她温婉灿烂的笑容,仿佛可以融化整个冬天。校团委的刘大卫老师,智慧儒雅、博古通今,常常给我们教导和启迪。教授我们日语课程的陈世华老师干练、杨洪俊老师沉着、钱爱琴老师严谨、齐柯老师雅致、方萍老师直率,他们热爱教学、关爱学生们,传道授业解惑;他们像朋友一样,真诚地给予我们鼓舞和帮助。“外语学院”是个温暖而响亮的名字,她是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大家庭,她让我们为之深深眷恋。
  近几日看到同学们毕业十周年返校团聚的照片,思绪万千。“近乡情更怯”,看到昔日的同学们,时间似乎在那一刻凝滞,往日的欢声笑语再一次鲜活起来。镜湖湖水青青,象山檀香依旧,我们仿佛从未离开。再看看主干道两旁的梧桐,已遮天蔽日,繁茂更胜当年;拖着长长的尾羽,英气逼人的孔雀悠闲地徘徊,可还是当年的那一只?环顾同学们身边的小学弟学妹们,哦,我们亦已为人父母。在“不止一个世纪”的母校面前,我们“出走半生,归来仍是少年”。
  就如所有历史都是关于人的历史一般,关于校报的记忆里满是杨芳老师的笑容,她细腻温婉、满腹才情。还记得在校报发表的第一篇稿子———《怀念一棵树》。那是高中操场旁的一棵树,长在我宿舍的窗下,长在我记忆的深处。正是这一棵树开始了我和校报长长久久的缘分。之后的四年时间里,生命感怀、学习心得、电影观感……这许多的话,除了知心的朋友校报,“更与谁人说”。每每有篇小文见诸报端,心中总是禁不住地欢愉。再之后加入了校报记者团,在杨老师的带领下,学到了很多知识和道理,还参与了第十届全运会垒球赛的报道。垒球是每个南工人的骄傲。南工不仅有能够承办国际赛事的一流的垒球场,更重要的是有虽处全国一流水平仍然拼搏不止的垒球队的姑娘们。哦,那个垒球场上,我也曾挥洒汗水,参加了3000米的长跑。赛前陪我晨跑的同学,比赛中为我递过毛巾的同学,为我摇旗呐喊的老师同学,感谢你们,尽管没有名次,却收获了你们满满的爱。感谢你们,我的青春也曾奋力奔跑过。
  我有一首诗,在高耸入云的天宝阁唱过,在春水碧波的同济湖唱过,在白鸽展翅的沉毅广场唱过,高大魁梧的梧桐听过,美丽骄傲的孔雀听过,繁茂芬芳的郁金香听过———走过悠长、悠长而又寂寥的青春,你是我逢着的那个“心有灵犀”的姑娘,感恩生命中有你,我的南工。
  作者系大学生记者团记者,外国语言文学学院“明心·外语校友奖学金”捐赠者,现从事医务工作。